橘子和柳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
當我們享受清甜多汁的橘子時,除了感受它們的美味,這些水果中還蘊含著一種關鍵的化合物「橙皮素 」。
橙皮素不僅賦予橘子和柳丁等水果獨特的風味和質地,更是纖維和營養的寶庫。
來自柑橘類水果的外皮,橙皮素以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日益成為健康專家和營養學家關注的焦點。
橙皮素的多種功效,更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
以下將深入探討橙皮素的來源、功效、食物及副作用。
什麼是橙皮素?
橙皮素(hesperetin)屬於天然植物中「柑橘生物類黃酮」的一種。
其他常見的生物類黃酮,包括:花青素、兒茶素和異黃酮。
橙皮素是具有潛力的保健成分。
幫助對抗心血管、癌症、憂鬱、焦慮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等。
食品業在使用柑橘水果,特別是生產果汁時,產生了大量的廢棄物,如:種子、果皮和膜殘留物。
然而,這些廢棄物卻是橙皮素的良好來源!
柑橘類水果的內果皮,含有豐富「橙皮苷(Hesperidin)」,能經由體內代謝為具有活性的橙皮素。
以成熟的柑橘類為例,橙皮苷的含量:
- 內果皮含量約 30~50%
- 橘絡、種子、果肉中含量約 30~50%
- 外果皮則含量約 10~20%
- 果汁和橘囊僅約 1%~5%

橙皮素功效
橙皮素不僅是柑橘類水果中的一種成分,還具有以下 6 種功效:
- 抗氧化、抗發炎
- 預防心血管疾病
- 抗憂鬱、抗焦慮
- 控制體重
- 降低罹癌風險
- 增強免疫力
1. 抗氧化、抗發炎
橙皮素是良好的「抗氧化」劑來源,可作為天然防腐劑,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
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橙皮素也有抗老化效果,能改善肌膚彈性與水分含量 [參考]。
橙皮素還具有「抗發炎」作用,幫助調節免疫系統,緩解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參考]。
因此,橙皮素常被添加在具有抗氧化功效的保養及保健食品中。
了解更多「抗發炎食物」:慢性發炎怎麼辦?12 種抗發炎食物推薦
2. 預防心血管疾病
橙皮素是天然的血管擴張劑。
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發炎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16 年,研究人員針對 49 名代謝症候群病人進行了調查 ,發現每日補充橙皮素後,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 [參考]。
法國的研究團隊也證實 [參考],富含橙皮素的柳橙汁,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
3. 抗憂鬱、抗焦慮
近期有研究指出 [參考],66 名輕度憂鬱症病人食用橙皮素後,可以改善情緒、憂鬱症狀 。
2020 年的動物實驗也發現 [參考],橙皮素能促進「血清素」、「多巴胺」的分泌,減輕憂鬱、焦慮症狀。
橙皮素不僅能提升神經系統健康,還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成為輔助治療的選擇之一。
了解更多「血清素」:血清素是什麼?3個血清素不足的原因,又該如何增加?
4. 控制體重
「肥胖」被認為是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的隱形殺手。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橙皮素能抑制肥胖疾病。
橙皮素可以減少肥胖鼠的脂肪含量,調節食慾荷爾蒙的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控制體重 [參考] [參考]。

5 降低罹癌風險
橙皮素可以抑制多種癌症,包括胃癌、結腸癌和乳癌等 [參考]。
因其強大的抗氧化、抗發炎特性,橙皮素能有效減少自由基、加快癌細胞死亡,來抑制腫瘤生長 [參考]。
未來橙皮素可作為一種天然的抗癌劑,與藥物和治療結合使用。
6. 增強免疫力
橙皮素具有協同「維他命 C」的作用。
增加維他命 C 的吸收,增強免疫力,有助於身體抵抗感冒症狀,並加強對病毒的防禦力。
在國外,橙皮素常與感冒藥一同使用。
隨著新冠病毒的蔓延,科學家們對橙皮素在新冠、長新冠(新冠後遺症)的影響也越來越關注。
了解更多「維他命C」:維他命C什麼時候吃、吃多少?小心攝取過量產生的副作用!

橙皮素的潛力功效
在 2022 年,陽明交大的研究團隊發現,橙皮素能促進 「CISD2 長壽基因」的表現。
並榮登於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中。
研究發現橙皮素可以延緩老化,提高心臟、肌肉等器官功能,並改善全身性能量代謝,讓身體恢復年輕時的狀態。
早在 2009 年,研究團隊在尋找肝癌致癌基因時,偶然發現 CISD2 長壽基因對於壽命的重要性。
並於 2012 年實驗中發現,CISD2 長壽基因表現量高的年老小鼠,平均壽命比野生小鼠增加 20%,可活到 39 個月(相當於人類 120 歲)。
由陽明交大、林口長庚醫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研究古代中醫書《神農本草經》中的藥植物,尋找能夠幫助 CISD2 長壽基因的成分。
當餵食年老的小鼠「橙皮素」數月之後,CISD2 長壽基因的表現量竟提高 3 倍!
證實了橙皮素就是 CISD2 長壽基因促進劑。
橙皮素還能改善老化引起的多種身體結構和功能損傷,如:新陳代謝下降、脂肪增加和肌肉減少、器官衰老等等。
雖然能透過食用天然水果中的「橙皮苷」,再代謝轉換成「橙皮素」吸收。但劑量較少,實際效果有限。
透過保健食品,能更有效的補充活性成分,達到維持健康的功效。
橙皮素食物
橙皮素是「橙皮苷」的天然前驅物,富含於各種柑橘(芸香科)水果中,如:柳橙、橘子、葡萄柚、金棗和檸檬。
不同品種、部位、氣候和成熟度下,水果中的橙皮苷含量會有所變化。
每 100 毫升果汁中,柳橙含有 20~60 毫克的橙皮苷,橘子含有 8~46 毫克,檸檬含有 4~41 毫克,葡萄柚含有 2~17 毫克。
每種橙皮素食物的橙皮苷含量如以下:
食物種類 (每100毫克/毫升) | 橙皮苷含量 |
---|---|
橘子皮 | 480 毫克 |
乾燥薄荷 | 480 毫克 |
苦橙 | 50 毫克 |
桔橙 / 麝香橘 | 39.9 毫克 |
金桔 | 30 毫克 |
甜橙 | 28.6 毫克 |
柑橘 | 24.3 毫克 |
檸檬 | 20.5 毫克 |
蜜茶 | 11.82 毫克 |
青柠(萊姆) | 1.77 毫克 |
葡萄柚純汁 | 0.93 毫克 |
以下介紹幾種,台灣常見的橙皮苷水果:
1. 橘子、柳橙
橘子和柳橙中含有相對較高的橙皮苷。
柑橘的果實和果皮自古以來就被廣泛利用,如:作為預防冬天感冒的維生素來源、在歐洲則作為血管系統疾病和關節疾病等治療藥物的有效成分,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天然成分。
在每杯柳橙果汁中大約含有 30~130 毫克的橙皮苷。
但是與手榨果汁相比,柑橘果皮的色素層和白色軟質中間層含有更高濃度的橙皮苷。
另外,大家吃橘子時,總會見到一些白色網狀絲絡,許多人因不喜歡那種乾澀的感覺而不吃,其實這些纖維中也含有橙皮苷,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
然而,想要從飲食中獲得足夠橙皮素可能需要大量攝取柑橘類水果,因此建議可以食用晒乾的橘子皮,以獲得充足的橙皮素。

2.葡萄柚
葡萄柚是一種含水量高、熱量低且營養豐富的水果,非常適合加入日常健康飲食中。
葡萄柚的成分被認為對高膽固醇、癌症、乾癬和減重等有治療效果!
同時,葡萄柚也含有類黃酮、茄紅素、橙皮苷等植化素,可促進新陳代謝。
但葡萄柚果皮中富含檸檬烯,若想避免吃到果皮的苦味,建議在果肉上撒砂糖,放入烤箱烘烤,也可以淋上蜂蜜或是製成果汁,都十分美味!
然而,葡萄柚會跟某些藥物產生衝突。
葡萄柚含有類黃酮、呋喃香豆素等成分,會抑制肝臟代謝藥物的速度,使藥物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長久累積於體內會導致藥物過量中毒。
因此一些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族群可能不適合食用葡萄柚,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或營養師。
了解更多「葡萄柚禁忌」:葡萄柚該怎麼吃?葡萄柚7大功效、禁忌一次看!

橙皮素副作用
橙皮素的前驅物「橙皮苷(Hesperidin)」,為「未確認安全性尚不得使用之原料」,其純化物不得添加於食品中販售。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法規,「柑橘生物類黃酮(含橙皮素)」屬於一般食品原料。未訂有建議攝取量,每天不得超過 1000 毫克。
一般族群在適量攝取下,無顯著的副作用,但以下這些族群要小心:
攝取過量橙皮苷可能會導致腹痛、胃部不適和腹瀉等,特別是當這些水果與特定藥物一同食用時。
另外,橙皮苷被認為具有抗凝血作用,這可能會影響血液凝固過程並增加出血風險。
有出血或凝血障礙病史,或正在服用特定藥物,如:抗凝血劑、降血壓藥物和某些抗癌藥物。
補充橙皮素相關保健食品前,應先諮詢醫師意見並謹慎食用。
雖然橙皮素被認為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成分,但也不應將其視為治療的替代品,更不應過度攝取。
特別是對於哺乳者或兒童,在額外攝取橙皮素之前,建議先諮詢醫生、藥師建議,以確保安全使用。
橙皮苷作為天然柑橘類水果的成分,也可以透過日常飲食中攝取。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多吃天然的新鮮蔬果,對維持健康有很大幫助。

- 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文獻資料
- 衛生福利部 –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 台灣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 資料
- 劍橋大學出版社 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