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3 年,《時代週刊》的一篇報導中,柯文哲分享了一個關於他兒子的故事:
「我的兒子被診斷出患有亞斯伯格症。後來,醫生告訴我,從我的說話方式和一些行為特徵來看,我可能也有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自閉症,是現代社會中被廣泛討論的話題。
甚至在熱播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和《我是遺物整理師》,都把主角設定為具有亞斯伯格特質的角色。
但實際上,自閉症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如: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等等。
以下詳細介紹高功能自閉症,與不同類型自閉症的特質與特徵?及如何測驗相關的症狀?
認識「高功能自閉症」
我們常聽說的自閉症不僅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它有很多不同的亞型,是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
高功能自閉症就是自閉症的一個亞型。
顧名思義,它指的是患者的智商正常,甚至可能比一般人還要高,而且他們通常有正常的語言和學習能力。
高功能自閉症的症狀可能不太明顯,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輕微的社交困難和情緒變化較大。
有些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一輩子都沒被發現有自閉症的跡象。
但一般來說,只要智商高於 70,而且自閉症症狀相對輕微的人,都可以被歸入高功能自閉症的類別中。
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徵
因為自閉症是一種多樣性的疾病,不同的自閉症亞型在特徵上會有些微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自閉症可能出現的特徵:
1.自我中心
容易以自己為中心,難以理解別人的感受或需求,缺乏同理心。
2.固執己見
經常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決定,難以妥協或進行有效的溝通。
3.社交困難
社交能力較差,難以理解社交情境和暗示,容易在無意中引起爭執或冒犯他人。
4.情緒波動大
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可能會過度興奮或情緒暴怒。
5.重複行為
經常會重複相同的行為,例如不斷講同一個話題,堅持走相同的路回家,或者在餐廳點同樣的菜。
6.興趣狹隘
可能只對特定事物或主題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話題主要圍繞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而分辨高功能自閉症,主要是以其三點獨特的特徵:
- 智商高於常人
- 早期語言發展遲緩
- 自閉傾向較不明顯
認識「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差異?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都有聽過「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像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經多次提到他擁有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但事實上,在 2012 年時,就已經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並且將它納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範疇。
緊接著,於 2013 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5 版》中,也將亞斯伯格症的診斷從手冊內移除。
具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智商表現通常與一般人差不多,甚至更高,而且他的自閉傾向也會相對較低,因此經常會有人將亞斯伯格症,與同樣自閉傾向較低的「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
「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HFA)」,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其中一個類別。通常指的是患有自閉症,但在語言、智力具備相對高水平的人。
而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之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
高功能自閉症,有早期「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亞斯伯格症則沒有
也就是說,高功能自閉症會更加偏向「自閉症」,在言語表達、人際關係的維持,會比亞斯伯格症更困難一些。
成人自閉症與特徵
隨著年齡增長,一些自閉症患者因適應能力提升,特徵可能變得不那麼明顯,但核心表現仍然存在,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社交互動困難
難以理解非語言訊號,如:面部表情或肢體語言。
偏好固定的社交模式,對複雜或即興的社交情境感到不安。
2. 溝通方式特殊
表達直接、少修飾,容易被誤解為冷漠或不敏感。
喜歡談論特定主題,展現極大熱情,對其他話題則顯得冷淡。
3. 行為與興趣模式
堅持固定的日常習慣,如:某些程序或行為儀式。
對特定領域展現高度專注,甚至達到「專家級」理解。
4. 感官敏感性
對聲音、光線或氣味特別敏感,或相反地對某些感官刺激反應遲鈍。
5. 情緒與壓力管理挑戰
在壓力情境下,容易出現過度焦慮或情緒失控,尤其當習慣被打破或遭遇突發變化時,波動更為劇烈。
高功能自閉症的測驗
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測試量表通常會考慮個體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特徵表現可能不同。
這些量表的目的是協助醫生、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類自閉症?以及評估他們的症狀特徵有多嚴重?
測試量表的年齡分類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個體的發展與功能,確保診斷和支援能夠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需求進行調整。
這有助於提供更準確和針對性的評估和治療,以滿足患者特定的需求。
一、自閉症光譜量表 (AQ)
「自閉症光譜量表 (AQ)」是一項自我報告測量。
用於評估成年人和 16 歲以上的青少年,是否具有自閉症特徵?也被稱為「亞斯伯格症成人量表」。
這份量表適用於那些智力正常的男性和女性。
涵蓋了五個關於自閉症的症狀群,包括:社交技巧、注意力轉換、注重細節、溝通和想像力。
「自閉症光譜量表」的目的是用來篩查自閉症類群障礙,也可能當成全面診斷評估的一部分。
如果一個人的得分高於建議的 29 分界限,則可能顯示出明顯的自閉症特徵。
二、高功能自閉症系列篩檢表(ASSQ)
又稱「亞斯伯格症檢核量表」。
是一個用來評估兒童或青少年(6-17歲)是否具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工具。
這個評估由家長或老師填寫,包含 27 個問題。
這份量表主要用於初步篩選,特別是針對那些智商正常或僅有輕度智力障礙的人。
適用於男孩和女孩,使用了較舊的亞斯伯格綜合症概念,來描述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症狀。
但對於智力障礙程度中度或重度的人不太適用。
量表的結果是由 0-54 之間的總分組成,得分越高,表示顯現越多的亞斯伯格症特徵。
如果得分達到 13 分或更高,表示可能患有亞斯伯格症,且真陽性率為 90%,假陽性率為22%。
- https://novopsych.com.au/assessments/diagnosis/autism-spectrum-quotient/
- 「自閉症光譜量表」─Autism-spectrum Quotient 中文成人版之預測效度及 相關因素分析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382133/
- https://psychology-tools.com/test/autism-spectrum-screening-questionnaire
- https://novopsych.com.au/assessments/diagnosis/autism-spectrum-screening-questionnaire-as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