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更多心理保健知識,立即加入LINE好友⇀

【強迫與焦慮】強迫症犯了嗎?症狀、成因一次了解

是否老是擔心門窗沒鎖好?或不斷的想要去洗手?

這有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生活習慣,而是「強迫症」作祟。

強迫症跟「焦慮症」有很深的關聯,焦慮症讓人產生不安的情緒,而強迫症就是其中的一種。

強迫症患者會不斷重複做同件事,才能安撫內心焦慮。

以下解說強迫症的成因、症狀,患者該如何自救呢?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1],會讓患者反覆出現無意義的意念想法、行為,以減輕內心焦慮。

但這樣的行為會產生惡性循環,影響人際關係和工作表現,使生活機能出現問題。

強迫意念強迫行為
定義反覆出現不想要和持續的想法或衝動受強迫意念驅使以減少焦慮的重複行為或表現
特徵對髒汙的想法、攻擊/傷害性想法、性或宗教的非必要想法、要求事情完美無缺重複洗滌和清潔、不斷檢查身邊事物、不斷尋求他人認可、強迫性購買

哪些人容易得到強迫症?

全球罹患強迫症的比例約 2~3%,比例略高於躁鬱症、恐慌症等身心疾病。

強迫症症狀通常會緩慢顯現,並長時間影響患者。

大部分患者會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發病(平均為 19 歲)[2],約有 50% 在兒童、青春期出現症狀。

研究也顯示,強迫症成年患者,更容易併發其他的憂鬱症症狀。

了解更多「憂鬱症」:【憂鬱症測試】如何知道有憂鬱傾向、患有憂鬱症?

此外,一些對自我要求較為嚴格、完美主義的人格,也更容易患有強迫症。

然而,「強迫型人格」與「強迫症」卻不盡相同。

強迫型人格是一種人格障礙,會對秩序、細節和完美過度要求,他們也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必要的,並且會主動採取行動。

而強迫症患者則會意識到這些行為是有問題的,但為了舒緩痛苦,不得不做出反應。

雖然兩者間存在差異,但強迫型人格當中,還是有約 23%~32% 的人患有強迫症,所以兩者有時較難分辨。

強迫症會讓患者反覆出現無意義的想法或行為

強迫症與焦慮症

焦慮症的相關症狀範圍很廣,其中也包括: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等。

強迫症也屬於焦慮症的一種,且大多數強迫症患者通常也患有情緒障礙或焦慮症。

兩者的共同特徵是:患者經常對生活中大小事過度擔憂和恐懼,或是過度詮釋,影響個人情緒及行為。

了解更多「焦慮症症狀」:焦慮症症狀有哪些?7 大焦慮症種類一次看!

強迫症患者會因為某些想法引發高度的焦慮和擔憂,時常擔心若不行動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透過不斷的重複行為、想法,來減輕焦慮。

然而,重複動作並不能完全消除焦慮,久了會變成惡性循環,使症狀更嚴重。

強迫症患者常常會引發過度焦慮及擔憂的情緒

強迫症 4 大原因

以下 4 種可能是造成強迫症的原因,包括:

一、大腦變化

強迫症的成因主要是腦部的訊息處理機制出問題,導致訊息阻塞而無法正常傳輸。

研究也顯示:強迫症與腦內血清素及多巴胺等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有關[3]

此外,強迫症也與其他影響大腦的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包括帕金森氏症、抽動穢語症候群和癲癇。

這些腦部問題會讓患者出現重複檢查、反覆思考等行為和想法,無法跟正常人一樣完成工作。

二、創傷經歷、壓力

強迫症可能在創傷事件或生活轉變後出現。

研究顯示,童年創傷陰影和強迫症的發展也有關聯。

例如:童年時期父母教育過於嚴苛、刻板,或是要求完美,都可能在孩童及青少年時期塑造出強迫性格。

若成長過程中曾遭遇不好的經驗,如:遭遇性侵、父母離婚等,也容易形成敏感多慮的性格,甚至會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壓力事件,像是考試或工作壓力過大時,也可能導致強迫行為出現,甚至使症狀惡化。

此外,懷孕期間和懷孕後荷爾蒙變化,加上為人父母的責任及壓力也會導致產後強迫症,並且可能出現傷害嬰兒的強迫行為。

三、人格特質

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經歷過重大負面情緒,以及表現出焦慮和憂鬱症狀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強迫症。

此外,情緒較敏感脆弱的人,或個性內向、膽怯、自卑的人,遭遇事情也容易過度謹慎,長期下來也會引發強迫症。

四、遺傳

研究表明,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強迫症,則自身罹患的風險也會較高[4]

如果家庭中有人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患有強迫症,則患病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童年家庭創傷與陰影和強迫症的發展有關

強迫症的症狀、行為

強迫症會使患者產生不必要、侵入性的想法,也會造成強烈的擔憂及焦慮。

患有強迫症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強迫意念」及「強迫行為」,或兩者同時發生。

雖然大多數患者會意識到這些想法和行為是不正常的,卻無法控制。

強迫意念

強迫意念是持續的想法、衝動,患者心中會反覆出現非自願且無法控制的想法或衝動,並造成不愉快及焦慮。

最常見的強迫意念是有關環境髒汙的想法、要求事情井然有序,或是有關攻擊性和可怕的衝動想法等等。

其他在強迫症患者中常見的強迫意念反應,包括:

  • 擔心自己或其他人受到傷害
  • 持續意識到眨眼、呼吸或其他身體感覺
  • 害怕忘記、失去或放錯東西
  • 害怕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 有關性、宗教或傷害的非必要想法
  • 過度關注道德及是非對錯

強迫行為

在強迫意念之後,緊接而來的就是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是指根據自身的強迫意念而去做的重複行為,以緩解或擺脫強迫意念。

但並非所有儀式、習慣,或重複想法都屬於強迫症的一種,患者會無法控制自己的執著或行為。

這些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焦慮或痛苦,而非得到快樂或滿足。

然而,強迫行為只能暫時緩解痛苦。當強迫意念出現時,又會引發強迫行為,如此循環會對個人造成極大困擾。

最常見的強迫行為是反覆清洗、物品須按順序整齊排列,或是對自己做好的事不夠放心。

反覆檢查門窗及電器是否關閉、拒絕握手或碰觸其他人觸摸過的物品,例如門把手、使用公共廁所等。

也會重複某些特定儀式,如出門前固定的事前準備、過度偏好或避免某些數字、不斷尋求安慰或認可等等。

儘管這些動作每天需花費 1 小時以上,但如此才能夠稍緩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若有上述行為或想法的出現,就要注意自己是否患有強迫症!

反覆清洗等強迫行為是為了減少焦慮而非滿足

強迫症如何治療與自救?

強迫症最常見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大約可以改善 8 成左右的症狀。

其中,藥物治療會使用抗憂鬱藥[5],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來幫助治療強迫症。

抗憂鬱藥中的血清素,可以幫助減緩強迫症症狀。

了解更多【抗憂鬱藥物】:抗憂鬱藥物有哪些?5 個常見的憂鬱症藥物種類

除了藥物治療外,認知行為治療(CBT)也可以幫助理解患者的想法和情緒,與強迫症共存。

暴露與反應預防(ERP)方法[6],則可以幫助患者抵制強迫行為的衝動,例如:逐漸減少洗手或檢查次數等。

讓患者處於恐懼中而不行動,了解就算有焦慮想法也不一定要靠強迫行為舒緩,進而改善症狀。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過一些小方法幫助控制症狀。

練習放鬆的正念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按摩等,也可以幫助減輕焦慮感,減少強迫症的發作。

保持日常生活作息正常也很重要,有良好睡眠,並多培養休閒娛樂、定期運動,適時紓解壓力。

或是透過可靠的家人朋友,取得心靈上的鼓勵與安全感,避免心理問題形成鑽牛角尖的性格。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學會順其自然,接受自己的所有面向,不過分追求完美,以讚美取代自責,才能靠自己克服強迫症!

深呼吸、冥想等活動能幫助減少強迫症發作
血清素幫幫忙作者:血清素幫幫忙
由食品技師、藥師、心理師組成,集結各專業領域,撰寫心理保健知識文章。專為生活壓力大、高焦慮的現代人,創建出高品質的內容網站。 深入認識作者群⇀

您好,我是本站的站長Brian,如果我們精心撰寫的內容有幫助到您,歡迎分享及轉發給您的好友們,這是我們提供更多優質內容動力。有任何問題也歡迎隨時透過 LINE 聯繫我:@goodmood.tw

主題文章:
加入社群討論:
goodmood好心情色胺酸
【好心情】維持身心健康、幫助入睡
好輕鬆goodmood下班維他命
【好輕鬆】晚上吃的B群,充分休息
好精明goodmood滿分腦磷脂
【好精明】成績奪高分、靈活精明100分
好氣色goodmood煥光鋅鐵錠
【好氣色】專為女性高效補充鋅+鐵
好青春GoodMood陽光橙皮素
【好青春】專利天然植萃青春因子
色胺酸食物 色胺酸食物
加入好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