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禿頭困擾嗎?
隨著年齡增長,頭髮變得越來越稀疏、脆弱,甚至落髮,這正是禿頭的徵兆。
然而,不只男性會禿頭,女生也會!據統計,亞洲約有 6% 成年女性也有雄性禿的困擾。
本文將帶你了解女性禿頭的 5 大原因,禿頭種類及該怎麼辦?
女性禿頭原因
一般人每天會掉 50~100 根頭髮,但因為新髮同時在生長所以不容易察覺。
一根頭髮壽命大約 3~5 年,如果新髮無法及時取代掉落的頭髮,就會禿頭。
女性禿頭問題常常被忽視,但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還會影響自尊和身心健康。
女性禿頭原因比男性複雜。通常與以下 5 個因素有關:
1. 荷爾蒙變化
更年期雌性荷爾蒙下降會導致女性禿頭。
懷孕、分娩和甲狀腺等問題也會引發暫時或永久性脫髮。

根據研究[參考],約 50% 的女性在 79 歲之前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掉髮。
產後女性因為荷爾蒙變化、疲勞和照顧嬰兒的壓力,容易導致暫時性掉髮。
了解更多「掉髮」:掉髮吃什麼?補充什麼?3種關鍵營養素幫助生髮!
2. 遺傳
遺傳是禿頭最常見的原因,有超過 50% 的人有此困擾。
會因為年齡增長而出現。
主要是因為毛囊對雄性荷爾蒙會變得更敏感,造成毛囊縮小,最後停止生長新髮。
男性可能出現髮際線後退和斑禿;女性則是頭頂出現頭髮稀疏的情況。
3. 壓力
壓力會導致毛囊進入「休止期」,頭髮停止生長並掉落。
這類型的禿頭通常是暫時的,隨著壓力減輕,頭髮會慢慢長回來。
如果壓力持續過久或太強烈,可能會讓脫髮問題更加嚴重,甚至變成永久性禿頭。

4. 生活習慣與環境
抽菸、酗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會減少頭皮血液循環,影響養分供給。
長期暴露在污染、紫外線等不良環境中也會損害頭髮,形成禿頭。
過度的髮型,如:緊綁的辮子、不當燙髮,都可能造成頭髮反覆拉扯,加快禿頭速度。
如果頭皮受傷或出現疤痕,也可能讓毛囊永久性損傷。
5. 藥物
掉髮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化療藥物、關節炎、憂鬱症和高血壓等疾病的藥物。
藥物引起的禿頭,通常在停止用藥後就會恢復。
如果在服用藥物後出現異常掉髮,應立即諮詢專業醫生協助。

禿頭前兆
頭皮、頭髮的輕微異常容易被忽視。
但禿頭並非突然發生,一些常見的現象都是警訊。以下是 6 種禿頭前兆:
- 頭皮紅腫、頭皮屑、明顯異味及掉髮
- 洗頭或梳頭時,大量掉髮
- 頭頂髮量變少、頭髮分線明顯
- 突然出現一塊一塊的圓形掉髮
- 額頭髮際線明顯後退
- 全身毛髮脫落
禿頭種類
禿頭、掉髮可能與荷爾蒙、壓力或免疫系統有關,以下是 4 種常見類型。
1. 男性雄性禿
男性雄性禿是男性最常見的掉髮問題,跟遺傳、荷爾蒙和年齡有關。
體內某種荷爾蒙會讓毛囊縮小,導致頭髮越長越細、最後不再生長。
這種狀況通常有家族傾向,年紀越大發生的機率也越高。
雄性禿常見的樣子包括髮際線後退,形成M字形;頭頂變得稀疏,甚至出現光禿;嚴重時只剩頭兩側和後方還有頭髮。

2. 女性雄性禿
雄性禿多發生在男性身上,但女生也有類似情況,稱為「女性雄性禿」或「女性型落髮」。
這種掉髮是慢慢發生的,主要會讓頭頂和中間分線的頭髮變得越來越細、稀疏。
但不會像男性那樣出現整片光禿或髮際線後退。
女性雄性禿通常和遺傳、荷爾蒙變化有關,尤其較常在更年期後發生。
有些女性在年輕時也可能出現,特別是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甲狀腺問題,或服用某些藥物時。
女性掉髮的進展通常很慢,可能花好幾年才能看出明顯變化。
特徵 | 男性雄性禿 | 女性雄性禿 |
---|---|---|
發生時間 | 青年到中年 | 更年期後,也可能更早出現 |
掉髮型態 | 髮際線後退、頭頂變禿 | 頭頂整體變稀疏、分線變寬 |
是否全禿 | 常見 | 罕見 |
荷爾蒙影響程度 | 明顯 | 有影響,但較輕微 |
2. 休止期脫髮
休止型脫髮是一種常見的暫時性掉髮。
多數是因為身體經歷了壓力或變化,如:生病、手術、產後、快速減重,或是情緒創傷等。
這會讓大量毛囊提前進入「休止期」,導致頭髮在 2~3 個月內大量脫落。
每天掉髮量明顯增加,甚至超過平常的 3~5 倍。

這類掉髮多呈現整體變稀疏,以頭頂區域最明顯,但頭皮本身看起來健康,不會紅腫或癢痛。
多數人在幾個月內就會自然恢復。
不過如果掉髮持續超過半年,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是否屬於慢性狀況。
4. 斑禿(圓禿)
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系統誤把自己的毛囊當成外來敵人攻擊,導致毛髮掉落,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光禿區塊。
常在短時間內就出現一塊或多塊禿髮區,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多數人是在童年或年輕時就發病。

最常見的是局部圓形掉髮。
掉髮區的皮膚通常是光滑的,沒有紅腫或疤痕。
指甲也可能受到影響,出現凹點、脆裂或表面不平。
禿頭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睡眠、規律運動以及適當管理壓力,都是維持頭髮健康的關鍵。
以下 5 點建議可以幫助你對抗禿頭:
1. 精油按摩
精油是植物產生的天然萃取物,某些精油甚至可能具有刺激毛髮生長的特性。
一項 2016 年研究發現[參考],薰衣草油可以刺激老鼠的毛髮生長。
常用於促進毛髮生長的精油包括:
- 薰衣草油
- 薄荷油
- 茶樹油
此外,精油搭配定期的頭皮按摩,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頭髮生長。
根據研究發現[參考],每天 4 分鐘的頭皮按摩能增加頭髮厚度。
2. 減少髮質損傷
避免過度使用吹風機、電捲棒和直髮夾等加熱工具。
高溫會使頭髮乾燥、脆弱,增加斷裂的機率。
也盡量減少染或漂髮,其中的化學成分會對頭髮和毛囊造成損傷。
緊束頭髮,如:高馬尾或辮子頭,也可能會過度拉扯頭髮與頭皮,造成永久性損傷。

3. 保持頭髮、頭皮整潔
《美國皮膚科學會》(AAD)建議[參考],可以將洗髮精輕輕按摩到頭皮上,避免搓揉髮絲,減少頭髮拉扯損傷。
每次洗髮後使用椰子油等成分的護髮乳護髮,可以穩固髮質。
椰子油有助於預防紫外線損害或梳理時導致的掉髮。[參考]
4. 戒菸
吸菸與禿頭、少年白髮有關。[參考]
吸煙會損害毛髮細胞,使毛囊變得脆弱容易受損。
戒菸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和頭皮健康,減少掉髮並促進頭髮生長。
5. 使用含咖啡因的產品
咖啡因可以刺激代謝和細胞生長,同時抑制二氫睾酮,常被添加於洗髮產品中。
2020 年的研究指出[參考],洗髮乳中的咖啡因可以有效預防掉髮。
禿頭吃什麼?
許多營養素能幫助頭髮生長。
- 維他命P、橙皮素: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於維持頭皮健康。
- 維他命B6:維持頭髮的水分平衡,減少乾燥與斷裂。
- 維他命B12:促進頭髮的生長速度,維持毛髮健康外觀。
- 維生素D:對於改善遺傳性禿頭或休止期脫髮可能有幫助。
- 維生素E:幫助鎖住肌膚與頭髮的水分,提升髮絲強韌度。
- 鐵: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髮根,減少掉髮。
- 鋅:能促進角蛋白生成,強化髮絲結構,預防頭髮變細與脫落。
地中海飲食
2017 年發表於《皮膚病學研究》的一項研究指出[參考],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降低男性雄性禿的風險。
地中海飲食富含抗氧化物、健康脂肪和維生素,能改善頭皮健康,減緩毛囊老化,降低禿頭風險。

淋雨會禿頭嗎?
許多人誤以為淋到酸雨會禿頭,但目前沒有明確研究證實酸雨會造成掉髮或加劇禿頭。
淋雨頂多會刺激皮膚表層,造成頭皮發癢、過敏等症狀,並不會深入至真皮層而導致落髮。
只要保持頭皮清潔,並在淋雨後擦乾即可。
-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文獻資料
- 《皮膚病學研究》 文獻資料
- 《美國營養醫學期刊》 文獻資料
- 《國際化妝品科學期刊》 文獻資料
- 《皮膚藥理學和生理學期刊 文獻資料
- 美國皮膚科學會 參考資料
- 美國脫髮協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