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親友最近行為和思考怪怪的,如:經常聽見他人聽不到的聲音,或深信一些離譜的想法。
這些狀況可能會讓你摸不著頭緒,甚至擔心,這就是思覺失調症可能帶來的影響。
以下,透過一項 2011 年發表的思覺失調症測試,可以幫助了解症狀、更好地理解這種疾病並盡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思覺失調症測試
關於思覺失調症測試
此測試來自於 2011 年,一篇刊登於「精神分裂症研究(Schizophrenia Research)」醫學期刊的研究結果[1]。
內容涵蓋精神分裂症狀、病因、診斷和治療,是精神分裂症國際研究學會的官方期刊,創刊於1988年。
此測試能更簡短、更有效地初步評估受試者,是否患有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症的前兆?
注意:
- 測試結果僅供受試者初步評估自身健康狀況,不能當作正式醫療診斷結果
- 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症,並不等同「多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礙」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
思覺失調症就是精神分裂嗎?
大部分的人聽過「精神分裂症」,而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對我們來說相對陌生。
其實精神分裂症是思覺失調症過去的名稱,因為精神分裂症汙名化和容易帶來誤解等原因,台灣在 2014 年[2]修正了此疾病的名稱。
2019 年全球約有 2000 萬名患者,佔總人口 0.3~0.7%。通常發生於 12 至 35 歲,男性比起女性的患病機率更大、時間更早。
思覺失調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可能會出現與現實脫節的現象,這會讓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朋友們感到困擾。
思覺失調的患者,通常也伴隨其他心理層面問題,例如:社會孤立、焦慮症、憂鬱症、腸躁症等等。
- 立即進行「焦慮測試」:如何知道是否有焦慮傾向?簡易焦慮程度測試
- 立即進行「憂鬱測試」:如何知道是否有憂鬱傾向?簡易憂鬱程度測試
思覺失調症的成因
思覺失調症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研究[3]顯示,這種疾病可能是身體、遺傳、心理和環境因素的綜合結果。
增加風險的因素
- 遺傳:思覺失調症可能在家庭中遺傳,一般患病風險低於 1%;當父母患有時,上升至 6.5%;雙胞胎患有時,上升至 40% 以上。
- 大腦發育的差異: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大腦結構可能略有不同,但不一定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這種差異。
- 神經傳導物質:患者腦中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可能有異常水平。減少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的藥物可能對症狀有所幫助。
- 懷孕和出生的併發症:患者可能在出生期間經歷過一些併發症對大腦發育產生影響,如出生體重過低、早產或分娩期間缺氧。
- 環境:都市出生的人更容易患有思覺失調,而都市越大、居住時間越長,風險也就越大。
引發的因素
可能導致思覺失調症發生的情況:
- 壓力:主要的心理引發因素是壓力,包括喪親、失業或離婚等事件。
- 藥物濫用:使用大麻、安非他命等藥物可能增加思覺失調症、精神病或類似疾病的風險。不確定使用藥物是否直接引發患者症狀,或是這些患者更容易濫用藥物。
思覺失調症症狀
進行思覺失調症自我診斷、了解症狀並即早尋求幫助非常重要。
患者通常在 16 歲至 30 歲之間被診斷出患有思覺失調症。第一次發病後儘早治療是復原的關鍵。
然而,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的思維、情緒和社會功能的逐漸變化可能早在首次發病前就開始了。
思覺失調的症狀因人而異,可以分為三大類[4]:陽性、陰性和認知症狀。
一、陽性症狀
陽性症狀為「額外產生的異常症狀」:
- 幻覺:患者可能會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或感覺到不存在的事物,又以幻聽最常見。
- 妄想:患者會持有強烈且不符合現實的想法。如,患者可能認為電視中的人正在向他們發送特殊訊息,或認為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 思維障礙:患者有不尋常或不合邏輯的思考方式,難以組織思想或表達。他們有時會在思考中突然停頓,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或使用難以理解的語言。
- 運動障礙:患者可能會出現異常的身體活動,如重複某些動作。
改變患者對世界的思考、行為和體驗方式。可能會失去與他人共有的現實感,並以扭曲的方式體驗世界。症狀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持續存在或變得穩定。
二、陰性症狀
陰性症狀為「缺失部分機能的症狀」:
- 難以規劃和堅持活動:如購物等日常任務。
- 難以感受快樂: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找到樂趣。
- 表情和語調有限:說話時聲音低沉,面部表情平淡。
- 社交迴避:患者會避免社交互動或逃避令人尷尬的社交場合。
- 極低的精力:患者可能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被動活動。在極端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暫停移動或說話,這是一種稱為緊張症的罕見狀態。
可能是失去動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社交退縮,及難以表達情感。
然而,這些症狀有時可能被誤認為是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三、認知症狀
這些症狀涉及患者在注意力、記憶力和資訊處理方面的問題,這可能讓患者難以跟上對話、學習新事物或記住約會。包括:
- 難以做決定:在處理資訊並做出決策時容易遇到困難。
- 學習後的應用困難:患者可能無法立即運用剛學習的能力。
- 專注力問題:難以集中注意力。
思覺失調症治療方式
治療思覺失調症的目標是幫助患者控制症狀、改善生活,並達成個人目標,例如完成學業、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
- 抗精神病藥物:藥物可以減輕精神病症狀的強度和頻率。
- 心理社會治療:心理社會治療有助於患者在上學、工作和建立人際關係時控制症狀,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行為技能培訓等。
- 教育和支持:教育計劃幫助家人和朋友了解精神分裂症症狀、治療方案和支持親人的方法。
- 協調專業護理:協調專業護理 (CSC)[5]計劃是針對首次精神病發作(精神分裂症早期階段)患者的康復計劃。提供包括心理治療、病例管理、就業支持等。
- 積極的社區治療:積極的社區治療(ACT)為多次住院或無家可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設計。醫療團隊在社區為患者提供護理和支持。
- 藥物和酒精濫用的治療:患者常有吸毒和酗酒問題且藥物濫用會干擾治療。
思覺失調症對患者和家人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但透過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若您或身邊的人可能有思覺失調症狀,建議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共同關注思覺失調症,提高認知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