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建立自覺的身心健康風格,認識我們 ⇀

晚上睡不飽,白天想睡覺怎麼辦?5個方法對抗想睡!

晚上睡不飽

幾乎所有人都曾經遇過,晚上睡不飽,白天又想睡覺的窘境。

若剛好遇到「學習、工作」,需要聚精會神的時刻,這樣的狀態十分令人崩潰。

如何才能解決「晚上睡不飽」?

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避免白天想睡覺、經常晚上睡不飽」的小訣竅!

晚上睡不飽的原因

追不完的 YouTube 影片和影集、享受刺激有趣的電玩、與好友徹夜暢談,總會有數不清的因素,延後上床休息的時間。

總是白天想睡覺晚上精神好。

這樣白天很累晚上睡不著的情況,會導致隔天中午特別想睡。

睡不飽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因素:

  1. 睡不好:即使睡了很長時間,若睡眠品質不好,頻繁醒來、做夢等,也會感到疲憊。
  2. 壓力和焦慮:心理壓力和焦慮會干擾入睡和維持睡眠。
  3. 不規律的作息:熬夜或經常改變作息時間會影響生物鐘,導致難以入睡。
  4. 環境因素:噪音、光線、溫度等環境條件也會影響睡眠品質。
  5. 飲食習慣:咖啡因、酒精或飲食的攝取,會影響睡眠。
  6. 身體健康問題:失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疾病,容易導致睡眠不足。
  7. 運動不足:缺乏鍛煉可能導致身體疲憊感降低,進而影響睡眠。

睡眠不足症狀

在晚上,身體的新陳代謝、免疫系統加速運作,大腦會整理歸納白天所接收的訊息、記憶。

因此,長時間睡眠不足會造成一些症狀,包括:

  • 失眠
  • 焦慮與憂鬱
  • 免疫系統下降
  • 心血管疾病
  • 代謝問題

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睡眠專家建議每天約7-8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每個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會有所差異。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改善自己的睡眠習慣:

  • 規律作息:每天盡量在相同的時間上床和起床,幫助調整生物鐘。
  •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度,使用舒適的床墊和枕頭。
  • 限制螢幕時間:睡前 1 小時避免使用手機、電腦和電視,藍光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干擾入睡。
  • 注意飲食:避免在睡前食用咖啡因或重口味食物,保持飲食輕盈,促進消化。
  • 適度運動:定期活動身體,但避免在睡前劇烈運動。
  • 放鬆心情:嘗試冥想、深呼吸或輕柔的伸展運動來放鬆身心,幫助入睡。

優質睡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健康和表現的重要基礎。

通過短暫的小睡或在週末補眠,可以彌補一些嚴重的睡眠不足。

若在白天時,仍感到極度想睡覺,甚至因睡眠不足導致頭痛!

在此,我們提供一些小訣竅,幫助克服白天想睡覺的問題。

5 個對抗白天想睡覺的方法

1. 喝足夠的水

沒事多喝水!攝取足夠的水分,不僅有益健康,還能避免白天想睡覺的問題。

缺水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讓人感到無力和想睡。

定期補充水分可以維持身體機能,還有輕微的提神效果。

特別是容易久坐的上班族,多喝水不僅能促使你多起身走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讓大腦獲得更多氧氣。

建議每天喝 1.5~2 公升的水,或選擇低糖的果汁和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

這樣不僅能提供水分,還能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

但要注意避免攝取過多糖分,高血糖反而容易讓人想睡。

2. 陽光與氧氣

陽光是維持「睡眠週期」的重要因素。

陽光能促進大腦分泌「快樂激素-血清素」,並減少產生「睡眠激素-褪黑激素」。

了解更多:4種補充血清素的方式,提升血清素不一定得吃藥!

這樣的生理機制幫助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達到休息與工作的平衡。

儘管現代人的作息,因豐富的夜生活,很難在晚上日落後,立刻上床入睡。

但利用陽光明媚的早晨,走出戶外享受日光,呼吸新鮮空氣,能有效消除白天的困倦感。

是消除白天想睡覺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

3. 保持活力

適時保持活力、接觸外界刺激,能幫助喚醒想睡的大腦!

缺乏運動或從事單調的工作,會導致身心疲累,影響專注力和工作能力。

能嘗試讓您的學習、工作保持活力,並適度休息一下,減輕大腦負擔。

如:學生複習課業時,能適時更換科目、學習環境;上班工作時,穿插執行不同性質的工作,或變換辦公桌擺設。

簡單的運動、伸展和散步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帶來新的刺激,讓乏味的日常重新充滿活力。

4. 適當的營養

飲食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均衡的營養素,能幫助大腦維持最佳狀態。

多吃天然食物,能提供所需的營養,避免單一營養素過量。

有些「提神食物」能快速解決白天想睡覺的窘境。

如:黑巧克力、堅果,能提供適量熱量、礦物質和健康油脂,快速為大腦提供能量,幫助增強注意力和機敏性。

咖啡、茶、提神飲料,都是常見的提神飲品,因為所含的「咖啡因」具有刺激神經系統的作用。

了解更多:為什麼可以晚上吃B群,維他命B真的能幫助提神嗎?

白天容易想睡覺的人,可以藉由咖啡,快速達到提神的作用。

通常約 30 分鐘就可以達到刺激神經的效果,並持續約三個小時。

綠茶、抹茶或其他的茶飲料,所含的成分作用較慢、時間更長,可以較溫和的對抗疲憊感。

使用提神食物和飲品時,要注意糖分攝取,過量會導致血糖波動,反而加重疲倦感。

5. 小睡片刻

白天想睡時,適度小睡一下,能快速獲得新的活力!

經過一個早上的忙碌,在享用完中餐後,建議閉目養神、小睡片刻。

選擇一個適當的睡眠環境:安靜不受干擾、舒適的室溫、可以躺下或不壓迫頸部的坐姿。

運用放鬆技巧或呼吸練習,讓自己快速平靜下來,更快入睡。

正確小睡的關鍵是「睡眠時間」!

時間太短無法進入睡眠、時間太長則容易進入熟睡,強迫打斷反而會造成疲憊感。

  • 10~20 分鐘,是最佳的小睡時間
  • 30~45 分鐘,開始進入「熟睡期」,在這個時間點被喚醒,會感到格外疲累
  • 60 分鐘,通過一次的「熟睡期」,但可能醒來後一樣會感到疲勞
  • 90 分鐘,可以通過一次完整的睡眠周期,包含「熟睡期」「快速動眼期」

  • https://smartsleep.com/blogs/schlafmagazin/so-funktioniert-power-napping
  • https://smartsleep.com/blogs/schlafmagazin/schnelle-tipps-gegen-mudigkeit-am-tag
陳伯彥 食品技師作者:陳伯彥 食品技師
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領有國家高考食品技師、經濟部保健食品工程師、經濟部食品品保工程師等證書。專長為保健食品研發、食品安全與食品及藥物相關法規。 深入認識作者群 ⇀

很開心你閱讀到最後,如果覺得我們的內容有所幫助,歡迎分享給好友,或加入社群,與更多人一同交流、成長,建立專屬的身心健康風格。 立即加入我們 ⇀

加入社群討論:
色胺酸食物 色胺酸食物
加入好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