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建立自覺的身心健康風格,認識我們 ⇀

焦慮、壓力影響腸胃?功能性消化不良 4 大原因、如何改善?

功能性消化不良

你是否常常還沒吃飽胃卻「脹得慌」,或肚子隱隱作痛,好像腸胃在抗議?

很多人直覺是「拉肚子」,但當壓力壓得你喘不過氣,腸胃也會發出求救訊號。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與壓力、自律神經失調或焦慮症等身心狀況相關。

本文將帶你了解消化不良的原因與症狀,並分享舒緩腸胃的方法和飲食建議。

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據《羅馬會議診斷準則第三版》[參考],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慢性疾病,可能與腸胃蠕動異常、胃腸神經過度敏感和遺傳等問題有關。

據統計[參考],功能性消化不良影響約 10~30% 的成年人口,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

與吃壞肚子不同,其疼痛通常位於「上腹部」,且空腹會感到不適,餐後症狀可能加劇。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可分為 2 種:

  • 上腹疼痛症候群 (EPS):指上腹疼痛、灼熱感相關的症狀,出現時機不定。
  • 餐後不適症候群(PDS):指用餐後出現過早飽足感、腹脹和噁心等症狀。

此外,自律神經失調也會讓腸胃和大腦「溝通不良」,影響腸胃蠕動和胃酸分泌,導致消化不良、胃脹氣等症狀。

了解更多「自律神經失調」:全身無力、盜汗……哪些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找上你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疼痛通常位於「上腹部」

消化不良4種原因

消化不良很常見,有時可能是吃壞肚子。若長期反覆發作,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常見的原因可分為 4 類:

問題 舉例
生活、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過量攝取油膩、辛辣食物;飲用過多咖啡因、巧克力或碳酸飲料;抽菸、飲酒;過度肥胖。
身心狀況 壓力大、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
生理疾病 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疾病、胃炎、腸躁症、小腸阻塞、胃癌、结石、便秘、胰腺炎、糖尿病、懷孕。
用藥影響 過度使用止痛藥、抗生素或抗發炎藥(阿斯匹靈、布洛芬)。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與胃酸有關,嚴重甚至會引發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胃癌等問題。

以下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見的 8 種症狀[參考]

  • 胃脹氣
  • 噁心
  • 食慾不振
  • 胃酸倒流和灼熱感
  • 腹鳴(腸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 打嗝和放屁
  • 上腹疼痛、胃痛
  • 吃完飯後感到不適的飽足感
功能性消化不良會讓人食欲不振

焦慮如何影響腸胃?

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中有更高比例的人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

當感到焦慮時,身體會進入「戰鬥或逃跑」模式,釋放出大量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影響腸胃系統

也會讓腸胃神經更敏感,即使輕微的不適也可能被放大為明顯疼痛。

此外,焦慮會改變腸胃功能,導致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相關症狀,如:胃酸分泌異常、脹氣、腹瀉或便秘。

焦慮還會讓人過度關注腸胃不適,放大感受,而腸胃不適又會加劇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治療焦慮後,患者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也會有所改善。

了解更多「焦慮症」:如何走出焦慮症?焦慮症發作與自我治療

是胃痛、脹氣還是消化不良?

很多人常把胃痛、脹氣和消化不良混為一談,但其實它們各有不同:

種類 症狀表現
胃痛 集中在上腹部,感覺像是一種灼熱感,可能與胃酸過多或胃潰瘍有關,吃太刺激的食物或空腹時更容易發作。
脹氣 腸胃裡的氣體堆積,讓人覺得肚子鼓鼓的或不舒服。常見原因包括吃太快、吞入太多空氣,或腸道菌群不平衡。
消化不良 範圍較廣,包含進食後出現的不適感,也會出現胃痛、脹氣或飽脹感等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改善?

由於功能性消化不良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因此抗焦慮抗憂鬱藥物,都可以用於改善相關症狀。

此外,除非有醫生開立處方,避免服用布洛芬或阿斯匹靈等止痛藥、抗生素或抗發炎藥[參考]

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與生活、飲食三管齊下,才可以讓症狀有所改善,「腸」保平安。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緩解腸胃不適的小建議:

  1. 減少壓力:
    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從事喜歡的活動放鬆心情,減少壓力所引起的腸胃不適。
  2. 良好飲食習慣:
    睡前 4 小時避免進食,避免過度空腹、暴飲暴食或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因或油炸食物。
  3. 避免「FODMAP食物」:
    FODMAP食物容易發酵、產氣,吃太多會造成脹氣、胃痛、拉肚子等症狀[參考]
  4. 避免菸酒:
    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刺激胃酸分泌並損害腸胃健康。
  5. 規律運動:
    散步、瑜伽或游泳等輕中度運動,都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參考]
  6. 規律作息:
    規律作息和睡眠,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另外,也可以在睡前抬頭和肩膀,幫助減緩腸胃不適。
多運動有助於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症狀

消化不良吃什麼

選擇對腸胃友好的食物也是舒緩消化不良的好方法,可以嘗試以下 5 種食物:

  • 香蕉:富含鉀,且綠色或未成熟香蕉中含有大量類似纖維的抗性澱粉,有助於腸胃蠕動。
  • 優格:含有益生菌,能促進腸胃蠕動消化、幫助排便。
  • 燕麥:容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更順暢。
  • 洋甘菊茶:具有良好的抗發炎功效,可以預防腹瀉、胃潰瘍、噁心和脹氣。
  • :薑茶或做成薑片加入食物中能幫助減少脹氣與噁心。

了解更多「高纖維食物」:16種高纖維食物一次統整,膳食纖維食物表

如果你也有腸胃問題,可以試試以上方法,再搭配正確飲食,讓你的「胃」來不難受!

香蕉富含鉀以及類似纖維的營養素,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 文獻資料
  • Science Direct 期刊 – 文獻資料
  • 密西根大學門羅郡健康部門 – 參考資料
  • 美國功能醫學研究機構 – 參考資料
血清素幫幫忙作者:血清素幫幫忙
由食品技師、藥師、心理師組成,集結各專業領域,撰寫心理保健知識文章。專為生活壓力大、高焦慮的現代人,創建出高品質的內容網站。 深入認識作者群 ⇀

很開心你閱讀到最後,如果覺得我們的內容有所幫助,歡迎分享給好友,或加入社群,與更多人一同交流、成長,建立專屬的身心健康風格。 立即加入我們 ⇀

加入社群討論:
色胺酸食物 色胺酸食物
加入好友
返回頂端